读话剧
文:李广平
春节没有回广州,在北京也要换换口味,于是住在一个朋友家里。朋友有个女儿是中戏学生,家里有一大堆剧本,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教材。我随手拿来读读,想不到上了瘾,昨天一口气看完了田纳西威廉斯的《欲望号街车》,今天一口气读完了迪伦马特的《贵妇还乡》,仿佛回到我少年时读电影剧本想像电影画面的时光,真是不知有春节,遑论春晚!
春晚我们就不议论了,没法说。《欲望号街车》,非常有名的一部戏,不论电影还是话剧,我都没有看过,但关于这部戏的许多资料,我倒是读过一箩筐!光是这个名字,我觉得就是一首很好的歌名!好像张楚写过一首同名的歌曲。这是一曲讲述美国没落的南方“贵族”女性的生命挽歌!故事简单而深刻,寓意丰满而饱含情感;白兰琪性格的刻画入木三分。她的痛苦与屈辱、她的文雅和纯洁、她的不谙世事与辛酸悲惨,都实在而真切地跃然纸上!我一定要再找电影看看,补回这一课。
在走向崩溃的生命之前,白兰琪有一段发自心底的表白让我明白,田纳西威廉斯的话剧话语的力度:我从来都不够坚强也不大能自立。软弱的人--弱者就得有一层保护色--他们就得装出和颜悦色,正像蝴蝶翅膀那样五彩缤纷--把纸灯罩罩在灯泡上······灯光还不够柔和。你就得和颜悦色而且要吸引人。如今我——我已人老珠黄!我不知道我的花招还能耍多久。
真是一段沉痛的无奈的告白!人物的性格和走向都在这段话中表露无遗。写得好!
迪伦马特的《贵妇还乡》,写得也非常棒!这样荒诞的戏剧冲突,其实在中国大地上每天都在上演,但是我们就写不出来;现实永远高于文学,在中国大地上,还是读新闻比读文学作品更让我们惊骇!
我把我的《我的三个语文老师》给《韶关日报》发表了,这是我特意要在家乡的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散文。因为我希望李老师、邱老师、侯老师她们可以读到这篇文章。今天接到我的老同学刘逸的短信,他说:刚才见到邱老师自然提起你,提起《我的三个语文老师》,那份自豪、那份满足、那份宽慰、那份感动溢于言表。能写就多写点吧,代表千万学生,这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!祝新年快乐并文思泉涌。这是我收到的最温暖的最欣慰的短信!
把惭愧收入心中,2009,写多一点真实的文字和歌曲,是我最大的心愿。
2009年1月27日在北京
评论